托馬斯·弗里德曼對于中國的感悟,可以說觸摸到了中華民族靈魂的冰山一角,那就是中華文明博大精深至高無上的傳統文化——精神世界無與倫比的智慧格局和境界——大道和合融會貫通一切事物的大德通天的神奇和奧妙,德布世界惠施全球,進化程度非比尋常高不可攀!
一個修煉不足三百年的怪物,豈能與萬年成圣的上天神化功夫相拚,那不是天方夜譚的笑話嗎?!
還是那句話:感悟天機——東上前進大,西下后退??!南來左高多,北去右低少!——世界是平的,中國就是近代的公平,就是拯救人類二十一世紀的東方圣人!
大道理
2025年4月5日04:27:15
《紐約時報》4月2日刊發了評論文章《剛剛,我看到了未來,它不在美國》。作者是三屆普利策新聞獎獲得者、《紐約時報》專欄作家托馬斯·弗里德曼。
托馬斯·弗里德曼前不久在上海參觀了華為練秋湖研發中心,他將這個占地約225個足球場大的新研究中心稱為真正的“明日世界”。一位在中國工作了幾十年的美國商人告訴他:“曾經有一段時間,人們去美國看未來,現在他們到中國來了?!?
2024年12月1日,上海青浦區,全面建成投用的的華為練秋湖研發中心。圖源:視覺中國
他說,近距離參觀后他感到更加恐懼。特朗普關注的是美國跨性別運動員可以參加哪些比賽,而中國則專注于利用人工智能改造其工廠,以便能夠超越美國所有的工廠。特朗普的“解放日”戰略是加倍征收關稅,同時摧毀推動美國創新的國家科研機構和人員。中國的戰略則是建設更多研究園,加倍推動人工智能驅動的創新,以永久擺脫特朗普的關稅。他認為美國的參議員需要多出去走走,想抨擊中國至少要做好功課。
他認為,在人工智能革命前夕,對美中而言最好的是一種叫做“與中國資本技術合作的美國制造”戰略。即反轉中國在1990年代致富的做法:與中國技術、資本和專家合作,美國工人制造。
弗里德曼批評了特朗普的關稅策略,特朗普以為只要在一個行業(或整個經濟)周圍筑起保護墻,美國工廠就會蓬勃發展,在美國以同樣的成本生產這些產品,而美國消費者不會承受任何負擔。這種觀點完全忽略了一個事實:如今幾乎每一種復雜產品——從汽車到iPhone再到mRNA疫苗,都是由龐大、復雜的全球制造生態系統制造的。商品才會變得如此廉價。
弗里德曼著重介紹了中國制造業的策略,即中國歐盟商會前主席約爾格·伍德克(J?rg Wuttke)說的“中國健身中心”:中國首先強調STEM教育,即科學、技術、工程和數學。每年,中國培養約350萬名STEM畢業生。盡管許多中國工程師畢業時可能不具備麻省理工學院的水平,但最優秀的工程師都是世界級的,而且這樣的人還有很多。中國有14億人口。這意味著在中國,如果你是百萬里挑一的人才,那么還有1400個和你一樣的人。中國職業學校每年都會培養出數以萬計的電工、焊工、木工、機械師和水管工,因此當有人想出新產品建廠時,工廠很快就能建成。而且送貨也很快。中國有550多個城市通過高鐵連接。
當不斷將一切數字化并連接起來時,只需面部識別就可以快速進出酒店房間,整個系統都是為了速度而設置的。
弗里德曼強調,如果美國不在關稅壁壘后建立類似的俱樂部,美國只會面臨通貨膨脹和經濟停滯。不可能靠關稅實現繁榮,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剛剛興起的時候
亞洲集團中國區總監、美國人林漢申對他說,“DeepSeek不應該讓人感到意外?!?林漢申還說,由于美國“對海外投資實施了種種限制,并采取了種種合作阻礙措施,我們現在對中國的技術發展視而不見。中國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下,正在定義未來的技術標準。這將使我們在未來的競爭中處于嚴重的劣勢”。
弗里德曼還指出,盡管中國實力雄厚,但并不想與美國打貿易戰。然而,特朗普是一個難以預測的演員,隨時都在改變政策。他援引斯坦福大學談判專家米歇爾·蓋爾凡德的話說:“如果特朗普繼續不顧一切地將盟友視為對手,將談判視為戰場,美國不僅會面臨糟糕的交易,而且還會面臨一個沒有人可以打交道的世界?!?
他認為美國應該歡迎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,讓中國將最好的制造創新技術授權給美國公司,或與美國公司合作。這是實現合理雙贏貿易的唯一途徑,而這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來重建信任。
最后,弗里德曼援引《方法之道:行事方式決定一切》一書的作者多夫·塞德曼的話,“相互依存不再是我們的選擇。這是我們的條件。我們唯一的選擇是,建立健康的相互依存關系,共同崛起;還是維持不健康的相互依存關系,共同衰落。”他說,但無論是什么,美國和中國都會一起行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