貝萊德、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和Terminal Investment Limited
(「貝萊德-TiL 財團」)
與
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(「長江和記」)
就和記港口集團(「和記港口」)
持有和營運之若干港口
達成「原則性」協議(「交易」)之公布
(2025 年3 月4 日) 貝萊德-TiL財團與長江和記欣然公布,雙方達成原則性協議,貝萊德-TiL財團將收購:
大公文匯網:港商須有底氣,不應向霸權主義低頭2025-03-29
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:依法對長和港口交易進行審查2025-03-28
新聞綜述/急售運河港口予美資 專家質疑「非一般買賣」 「企業面對霸權霸凌,應與國家站在一起」2025-03-27
長和事件持續熱議 各界吁算好國家發展大賬 “營商不顧國家利益,終究會自毀基石”2025-03-26
李家超:重視長和擬售港口2025-03-19
梁振英:商人也有祖國2025-03-18
大公時評: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2025-03-15
銳評/莫天真 勿糊涂\王俊熙2025-03-13
3月28日晚,針對“長和擬售巴拿馬港口”一事,市場監管總局回應:將依法進行審查。譚主集納了3月13日以來國務院港澳辦官網轉載的相關報道,歸納出了這些文章背后的5個認識:
1. 長和港口交易并不符合商業邏輯,恰恰是“在商不言商”的表現。
2. 港口運營不是普通資產,是關鍵基礎設施,這次長和交易涉及重大國家利益。地緣政治越趨緊張,變賣碼頭無異于向對手遞刀。
3. 有關企業在美國脅迫下出賣港口運營權,其實是短視的行為,助長了霸權主義的氣焰,只會為世界帶來更多的矛盾和沖突。
4. 巴拿馬運河被“美國化”“政治化”后,美國一定會將之用于政治目的,推行自己的政治議程,中國在此的航運貿易勢必受制于美。
5. 長和作為香港特區的企業,更應從國家利益、民族大義的角度,慎重處理有可能損害國家利益的交易。